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着力点加快建设质量强国

□ 原国务院参事、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张 纲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质量强国,需要深刻领悟这一创新理论,联系实际精准发力。

一、新质生产力是指导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理论

为什么提出新质生产力?如何认识新质生产力的时代意义?怎样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些问题都需要放在中国高质量发展这个阶段加以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全球一百多个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只有十几个成功进入高收入经济体。那些取得成功的国家,就是在经历高速增长阶段后实现了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那些徘徊不前甚至倒退的国家,就是没有实现这种根本性转变。经济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上升不是线性的,量积累到一定阶段,必须转向质的提升,我国经济发展也要遵循这一规律”。中国正处于创新驱动、提质增效,推动产业整体迈向价值链中高端的关键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必由之路,是新时代的硬道理。

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理论来自于创新实践。回顾中国近些年来改革发展的历程,坚持创新驱动、推进质量提升始终是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同时指出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建设质量强国,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现阶段,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并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新质生产力这个新概念应运而生。

今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的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中对新质生产力作出进一步阐释,“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笔者理解,新质生产力是一种全新的生产力形态,是通过科技进步、智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等因素驱动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变革,强调的不仅是数量、速度,更关注质量、效率,突出了创新和质优对于先进生产力形成的核心作用。我们要全面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要义,以新质生产力创新理论指导高质量发展。

二、新质生产力理论强调“新”与“质”的融合

创新和质量是新质生产力的一体两翼,它们紧密联系,但功能不同。创新催生技术、管理、方法、模式的颠覆性变革,主要解决的是“0-1”的突破,注入的是源动力;质量追求可靠性、一致性、稳定性、精准性,主要解决的是“1-N”问题,产生的是竞争力。创新与质量紧密联系,互为依存,但是应当明确:创新不等于质量,高技术不等于高质量。在我国,既有多个传统产业的高端突破,又存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大量中低端现象。为什么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体附加值不高?这个现象给我们的启发是:创新与质量需要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才能构成先进的、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力。清华大学质量与可靠性研究院的研究表明,如果纵坐标是创新能力,横坐标是质量水平,那么它所覆盖的面积积分则反映生产力水平。因此,创新和质量不能割裂开来,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创新要围绕高质量发展,质量要依靠创新驱动。

纵观世界,美欧等发达国家着力推动创新与质量的融合发展,通过体系化推进,形成经济增长新动能和产业竞争新优势。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是美国联邦顶级研究机构,是美国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其鲜明特点就是质量要素与技术创新的深度融合,通过构建高水平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包括建立计量基准与测试体系、开展标准研制与应用服务,并以开放的认证制度支撑技术成果转化,直接服务于工业、国防产业以及大量的中小企业。欧洲将未来工厂定位为高技术、高质量、高效能一体化发展,将增强创新力、实现更高产品质量、零故障生产、能源与资源有效利用、可快速调整的生产模式等作为建设内涵。

我国越来越重视创新与质量的融合发展。早在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提出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即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笔者理解,品牌是“新”“质”的载体,而“新”“质”是关键内核。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开幕会上强调指出,要充分认识创新是第一动力,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近些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多个文件中强调了创新与质量融合发展的要求。例如,2021年10月公开发布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将“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作为五大任务之首。又如,2023年2月公开发布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将“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经济发展新动能和质量新优势显著增强”列为首要目标。

但是总体来看,现阶段在组织实施层面,不少地区和产业领域在创新与质量融合发展上,仍然存在认识不高、重视不够、力度不足、效果不佳的问题。我国产业布局、调整、发展在相当一部分领域支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但难以广泛地支持从有到优、从大到强,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布局建设的起点,质量要素不突出、不鲜明,甚至存在缺失的状况。

新质生产力这一创新理论的提出,既是发展的命题,又是改革的命题,需要跨越体制机制性障碍,实现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这一创新理论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明确了既要创新发展、又要提质增效,强调了“新”与“质”的融合。

三、在“新”与“质”的融合中加快建设质量强国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质量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质量强国建设应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质量强国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进行全局谋划、整体协同,发挥社会各方力量加快“新”与“质”融合进程,将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与质量强国战略紧紧联系在一起,持续推进,久久为功,力争实效,取得更多成果。

《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确立了新时期质量工作的全新方位,明确了“强结构、强动力、强基础、强治理”的主攻方向。“强结构”是目标,“强动力”是聚能,“强基础”是支撑,“强治理”是保障。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质量强国,笔者仅从推进质量与创新深度融合的维度提出一些思考与建议。

在“强结构”上,需要通过体系化创新,优化质量供给结构,推动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例如,推进标准化创新改革,加快构建新型二元标准体系,以标准供给提档升级,引领产业内质量升级。又如,创建质量基础设施(QI)要素集成建设并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的机制,充分释放QI对产业生态圈和产业集群建设的支撑作用,促进产业链整体升级。再如,融合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的分析要素,创建质量维度产业结构分析方法,推进产业间质量升级,培育壮大质量竞争型产业。还如,将技术成熟度、产业成熟度评价融入品牌成熟度评价体系,指导企业提升品牌发展能力等。

在“强动力”上,需要着力推动技术创新力转化为质量竞争力,同时将产业升级的拉动力转化为质量创新力,形成质量提升可持续的内生动能。例如,强化科技计划专项支撑,组织实施质量领域基础性、原创性研究,并同步部署产业化布局和应用。又如,以需求为牵引,推进质量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重大颠覆性技术突破,支撑质量强链、质量强企,加快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进程。再如,推动数字化驱动的质量技术与管理变革,开展质量管理数字化赋能行动,让数据成为产业质量竞争力的重要资源和核心要素。还如,加快新技术融入标准体系的进程,以标准化引领制造业创新,以QI组合拳打造国际产业合作与竞争新优势等。同时,探索质量分级、高端认证等制度性创新,加快形成优质优价机制,为质量提升注入动能。

在“强基础”上,需要创新高水平QI建设机制,推进QI与科技要素的深度融合,使其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为产业质量效益型增长提供强大支撑。例如,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强化科技资源对重要标准研制的技术支持,同步部署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与产业推广,探索“专利布局+标准导航”新机制。又如,积极创建包括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要素在内的QI发展指数,开展QI运行监测与综合评价,支撑质量强县(区、镇)、质量强市、质量强省,让QI充分发挥国家战略性创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再如,加快形成高水平QI与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科技信息的融合发展,为产业链供应链互联互通、自主可控提供产业技术基础一体化支撑。还如,在国家产业创新体系建设研究中强化质量要素,形成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与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优势互补的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体系,服务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进程等。

在“强治理”上,强治理就是强制度,需要以创新与质量融合发展为导向,积极推进制度性改革,畅通创新与质量的纽带,打通新质生产力培育的断点堵点,完善“新”与“质”同步推进的新型举国体制,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制度性保障。例如,在国家各类创新中心中突出质量共性技术创新方向和质量变革内容,特别是在国家级新区的布局和建设上,进一步体现创新驱动、提质增效与产业升级融合发展的战略定位;同时,在国家质量创新先导区、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国家质检中心的建设发展上,更加突出技术创新对质量提升的驱动作用。又如,增强创新和质量制度政策的协同性、相融性,将标准创新型企业、品牌领军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新兴产业在财税、金融、土地、人才等方面享有同等的政策支持。再如,在国家创新人才培养、认定、扶持政策中,一并纳入各类质量人才、标准化人才。还如,抓紧探索创新与质量协同发展的工作机制和激励办法,突出优质发展导向的政策取向,为培育新质生产力营造环境。

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需要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牢牢把握“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的定位,积极推进创新与质量的深度融合,向新前行、向质发力,以新促质、以质求新,努力将质量强国建设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质量报》

【来源:经济界】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界”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界。如转载,须注明“来源:经济界”。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上一篇 2024-06-15 下午7:32
下一篇 2024-06-15 下午8:37

相关推荐

  • 软槟榔或成家庭新宠 亦是妻子对丈夫的健康关怀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休闲娱乐的需求升级,槟榔作为一种特色零食,其市场消费潜力逐步释放,生产规模正在稳步提升。“一包槟榔一杯酒”,这是不少人的常态,甚至有些人每天都要吃好几包槟榔,特别是在我国有些地区特别流行“吃槟榔”的习惯,早晨、饭后、婚宴、聚餐、请客等等,吃槟榔已经成为了一种待客之道,也是日常爱好之一。随着爱嚼槟榔的“老口子”们越来越多,这可让他们的妻子都…

    2天前
    0
  • 走近云起,带你云看展

    9月3日至5日,LifeSmart云起携其SI4.0标准展示系统、参差多态™定制服务、全行业解决方案,以及智能生活方式Smart Living理念,亮相2024上海国际智能家居展览会SSHT,赢得了国内外专业观众的高度赞誉与热烈反响。     延续经典,LifeSmart美学再次亮相 LifeSmart展台设计延续一贯的设计美学,将简洁、…

    2024-09-06
    0
  • 2024厦门国际时尚周迎“潮”而上,9月热力来袭

    巴黎奥运会“长尾效应”持续发酵,全球运动时尚风潮如火如荼,2024厦门国际时尚周迎“潮”而上,将于9月26日热力开启,持续发掘原创新锐设计力量、释放城市运动时尚及文旅消费活力,全方位展示厦门特有的时尚城市魅力。这场金秋时尚狂欢将贯穿国庆黄金周,以“时尚鹭岛,潮购厦门”为主题,探索时尚消费与文旅消费的跨界融合,引领运动时尚生活方式的潮流风向。 2024厦门国际…

    2024-09-04
    0
  • 一场AI与设计师的同台竞技,你更看好谁?

    AI设计正在撬动“科工贸”一体化发展。 鲸商(ID:bizwhale)原创 作者 | 达尔闻 OpenAI 发布的新模型GPT-4o,再次颠覆了大家的认知。GPT-4o是集合文本、图片、视频、语音的全能模型,能实时聊天、视频电话,甚至能听懂人类的情绪。GPT-4o也被评价为最像人的AI。越来越趋近人类的AI最终会取代我们吗? 不可否认的是,AI正在加速渗透进…

    2024-08-20
    0
  • 燃爆夏日激情,天丝红牛x快手“新新运动会”8月3日在泰山开启!

    这个夏天,一股澎湃的体育热潮正席卷全球,激发着每个人对体育精神的无限向往。近年来,随着短视频与直播平台的发展,快手逐渐成为用户了解、分享体育赛事的重要途径。作为群众体育全民参与的引领者和传播者,快手致力于让“体育”走进普通人的日常工作生活,用体育热爱唤醒每一个人心中的力量,让每个平凡瞬间都能闪耀非凡光芒。 红牛品牌自诞生之初,就被嵌入了强大的体育基因。近日,…

    2024-08-0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