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类无法理解人工智能……

当人类无法理解人工智能……

兴奋与忧惧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并存。兴奋不难看到,那么多人工智能产品,给人类生产力带来巨大跃升,没有理由不为此欢欣鼓舞。忧惧也不时不笼罩着这个行业,就像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在大会开幕式上警告的:“简单来说,突然发现了一个方式,创造一个新的物种,这个物种比我们强大很多很多倍,我们是不是确定能跟它共存?”

这种复杂的感受从今年大会的全称——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当中也能体会到,这既是一次人工智能的大会,也是一次人工智能治理的大会。

人类对机器的担忧由来已久。很多科幻电影都呈现过这样的情景:一台由人类制造的机器有了自我意识,不再听从摆布,而是反过来与人类为敌。

真实世界里的人工智能还远没有这么智能,人们担心的还不是它们违背指令、自行其是。当前,人工智能让人头疼的问题之一是:它们的行事方式我们常常难以理解。

因为构成人工智能的关键技术——深度学习的过程是不透明的。深度学习模仿了人脑学习的方式,依靠人工神经网络,对节点(类似神经元)和数值权重(类似突触)之间的关系进行编码。这些网络的体系结构可以自行发展。在完成了训练后,程序员就不再管它,也无从知晓它正在执行什么计算。这意味着,即使是神经网络的设计者,也无法知道神经网络在经过训练后,究竟是如何执行任务的。

一个知名的例子是AlphaGo(阿尔法狗)。这是由谷歌子公司DeepMind开发的人工智能程序,擅长围棋。2016年3月,AlphaGo以4:1战胜了人类顶尖围棋选手李世石。几个月后,又同顶尖人类棋手对战了60局,并赢得所有棋局。输给李世石的那一局,是它输给人类的唯一一局比赛。

AlphaGo赢得惊世骇俗。人们惊叹,更惊惧。因为即使是AlphaGo的程序编写者也无从知道AlphaGo为何能把围棋下得这么好,会如此迅速、彻底地击败人类对手。我们只能从经验中了解到,神经网络取得了成功。图灵奖获得者朱迪亚·珀尔说,我们对深度学习的理解完全是经验主义的,没有任何保证。

机器深度学习仿佛是一个“黑匣子”,和传统程序完全不同。传统程序在编写前,程序员已经在脑中设计好了,他可以解释机器应该做什么。但深度学习模型能给自己编程,得出的结果常常是人类无法理解的。

怎么应对?当前有两条路径在并行。

其一是监管。人类无法察知人工智能正在学什么,以及它如何知道自己学到了什么。虽然这点让人不安,但包括基辛格博士等在内的很多思想者认为,我们不必如此紧张,须知人类的学习往往同样不透明。无论大人孩童、作家、画家、球员,事实上经常根据直觉行事,因此无法阐释他们的学习过程。

为了应对这种不透明性,各类社会制定了无数的专业认证项目、法律、法规。基辛格等人认为,我们对人工智能也可以采取类似方法,例如只有在人工智能通过测试证明它的可靠性后,才可以推出。为人工智能制定专业认证、合规监控将是全球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其二是尝试打开“黑匣子”,增加人工智能的透明性,让它变得更加可信。包括中国同行在内,全球人工智能界在尝试不同手段。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首席科学家周伯文说:“我们最近在探索一条以因果为核心的路径,把它取名为可信人工智能的‘因果之梯’。”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希望通过深入理解人工智能的内在机理和因果过程,从而安全且有效地开发和使用这项技术。目前因果人工智能的重点研究方向主要有两个:一是因果发现,挖掘出数据中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让模型可以给出更加稳定与可靠的解释;二是因果效应的估计,评估原因变量对结果变量的影响,以提高人工智能预测和决策的准确性。

如果揭示了机器学习的因果过程,一定程度上也就让人工智能变得可解释、透明、可信。包括“因果之梯”在内,人类打开人工智能“黑匣子”的进程刚刚开始,当前人工智能还远说不上“可信”。

1960年,控制论创始人维纳写道:“为了有效避免灾难性后果,我们对于我们制造的机器的理解应该总体上与机器的性能发展同步。由于人类行动缓慢,我们对机器的有效控制可能会失效。等我们能够对感官传递来的信息做出反应,并停下正在驾驶的车时,它可能已经撞到了墙上。”今天,随着机器变得比维纳所能想象到的更加复杂,越来越多人开始认同这种观点。

题图来源:新华社

来源:作者:宰飞

【来源:经济界】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界”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界。如转载,须注明“来源:经济界”。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Previous 2024-07-07 下午7:52
Next 2024-07-07 下午9:44

相关推荐

  • CES 2025观察:海信空调的新风,继续吹向AI风口

    从技术到应用,从聚变到爆发,AI如同汹涌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消费电子行业,成为各大品牌竞相争夺的新高地。 1月7日-10日,享有“科技春晚”盛誉的CES展会于美国拉斯维加斯盛大举行,来自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4500家企业参展,在各大企业的展区上,随处可见AI技术加持的新产品与解决方案。 在AI领域深耕已久的海信,沉淀了丰富的探索实践和技术积…

    1天前
    0
  • 刷新10006台植发手术记录,大麦微针植发王小平铸就金牌口碑

    在毛发医疗领域,大麦微针植发的王小平医生堪称里程碑式人物。截至 1 月 8 日,王小平院长以其卓越的医术,成功参与完成了 10006台植发手术,这一数字不仅代表着数量上的突破,更凝聚着他多年来对植发事业的执着与专注。 王小平医生投身植发行业多年,履历堪称精彩。相关内容显示,他曾连续两年受邀参加世界植发大会,发表《FUE-技术植发治疗前额纤维性脱发的效果》等学…

    2天前
    0
  • CES 2025见证科技创新新突破:海信洗衣机引领家电美学变革

    如果想要从一场活动中窥见未来三到五年的科技趋势,被誉为 “科技春晚”的CES(国际消费电子展)可以算得上最佳窗口。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科技展会之一,历年的CES都是各大企业展示创新实力的重要平台。 近年来,中国企业在CES展会上表现亮眼,创新能力得到来自全球参展商及同行的认可。2025年度“CES创新奖”的评选中,多家中国企业荣获该奖项。其中,位于海信智能家居…

    2天前
    0
  • 海信家电获评《新财富》最具国潮品牌力公司

    全球化浪潮中,“国潮”正以不可阻挡的强劲势头走向世界,以国潮品牌为代表的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越来越引起关注。1月6日,2024《新财富》杂志最佳上市公司评选结果揭晓,其中,最具国潮品牌力公司榜单遴选了一批兼具品牌力和资本市场透明度的优秀国潮品牌上市公司,海信家电(SZ 000921,HK 00921)凭借合规稳健经营、企业价值创造等方面的表现入围该榜单…

    2天前
    0
  • 桔多多洞察:“花小钱享大牌”这届年轻人的消费新哲学

    在当今的经济环境中,小额消费逐渐崭露头角,这一点在年轻群体中表现尤为明显。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和生活成本的上升,年轻人愈发倾向于精打细算每一笔开销。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愿意牺牲享受或降低对品质的要求,相反,今天的年轻人正通过选择性消费来实现“花小钱办大事”的智慧。 以茅台与瑞幸的联名款“酱香拿铁”为例,其一经推出便引发了市场的热烈反响,仅用19元就能喝到加入茅台…

    3天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