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时刻已至,“人机共生”还远吗?

科幻,从来都是现实的外衣。

2024年,关于人形机器人的科幻正在一步一步走进现实,AI大模型正给人形机器人注入灵魂。

纵观全球科技公司,它们或对机器人投去关注、或躬身入局。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当前全球具有代表性的人形机器人公司已经超过40家。

随着AI日新月异的演进,科幻作品中人机共生的世界,或在未来慢慢展开。

安卓时刻已至,“人机共生”还远吗?

图片来源:IC photo

安卓时刻

焦虑,是人类最不可思议的能力。科幻电影《银翼杀手》在1982年就有这种焦虑——2019年高仿真机器人会成为人类的威胁。实际上,2019年被称为“机器狗元年”,因为波士顿动力机器狗在当年开售。彼时,优必选的Walker双足人形机器人刚发布第二代。3年后,特斯拉擎天柱机器人才发布原型机。

到了2023年,各类硬件制造商一夜之间都具备了人形机器人的生产能力。搭载鸿蒙系统的夸父机器人、小米CyberOne、小鹏的PX5、少年天才稚晖君的远征机器人接踵而至。

不过,这种扎堆入新局的场景在过去十多年至少出现了两次,这已经是第三次。

第一次是智能手机热潮,2012年电脑厂商、电视厂商、空调厂商都纷纷推出智能手机,然而最会做手机的诺基亚却并未拥抱智能手机时代。

第二次是智能汽车热潮,汽车行业内外的企业都官宣造车。从特斯拉的一枝独秀,再到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大厂,如华为、小米、百度、苹果等等也纷纷入局。全球范围内开始掀起了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浪潮。

由于基础能力突破,导致生产力突然不再是瓶颈,上述三次拐点都可以称之为“安卓(Android)时刻”。

这意味着,核心技术瓶颈已经被突破,供应链开始快速成熟,生产风险和成本急剧降低。这是大规模商业化、民用化、C端化的转折点,此时市场营销、设计能力的重要性开始提升。

Android,这个词汇源自拉丁语“androides”,意为“像人一样的”或“具有人类特性”,它跟Robot一词相比更强调像人。安卓创始人安迪·鲁宾最初开发Android的目的就是用于机器设备的管理和控制,其图标也是机器人的形象。

眼下,人形机器人的安卓时刻已来。这也意味着,机器人的生产能力有了质的提升,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

半年前,人形机器人业内讨论最多的话题是“特斯拉擎天柱(Optimus)机器人”,要如何在埃隆·马斯克所说的2万美元售价下,尽可能控制这款人形机器人的“亏损”。

近期,国内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宇树科技9.9万“开卖”人形机器人,直接把已经低到难以想象的2万美元“打穿了”。

安卓(Android)时刻与iPhone时刻相呼应,毕竟Android是与iPhone等量齐观的伟大产品,iPhone时刻意味着普通开发者可以进场赚钱了,安卓时刻是投资者可以进场开始花钱了。

比尔·盖茨说,人们总是高估2年的变化,而低估10年的变化。纵观近40年,人形机器人似乎是一个被过早期待,但难以落地的产业。虽然当前产业链在不断成熟,但人形机器人在应用层面依然面临诸多挑战。

人机共生

人工智能时代的自由意志也成为行业焦点,这在过往的科幻影视作品中也有所体现。

例如,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人工智能机器人HAL9000可以通过监控人类读取唇语来制定计划。科幻电影《银翼杀手1982》中的罗伊巴蒂带领复制人小队逃回地球。科幻电影《机械公敌》中,名为“索尼”的机器人是支持人类的正义化身,摧毁了由人工智能机器人主导的管控体系。

这是一个类似“亿年机器人”的悖论,如果你给了一个智能体Agent自由意志,你就无法完全掌控它;如果你不给一个Agent自由意志,那它的智能化程度就不足,智能的本质是可以犯错。

电影《机械公敌》中的机器人公司计划在2035年量产,实现平均每5人便拥有1个NS-5型智能机器人。现在看来这一点并不算太科幻。2023年5月,马斯克在特斯拉股东大会上表示,人类和机器人的数量比例为2:1,平均两个人就有一个机器人。

人均机器人保有量将会是社会智能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以手机为例,2006年中国人均手机保有量是3个人一部,现在中国人均拥有1.3部手机。

比尔·盖茨曾在1980年为微软提出一个明确的使命:“让每个家庭的桌上都有一台电脑。”后来,比尔·盖茨的继任者纳德拉“刷新”了微软的使命,引导微软向Azure云战略转型,最终为投资和支持OpanAI奠定了基础。

随着机器人的不断迭代进化,机器人将在人类社会中进一步普及,并改变应用场景的范式。面对未来的人机共生时代,人们也会更加深入思考,将如何和机器人相处。

赛博湾区

机器人作为制造业的关键支撑技术和制造业智能化的重要推动力,已成为各国产业政策关注的焦点。中国机器人市场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这为国内机器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机会。

企查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现存机器人相关企业67.13万家。近十年,相关企业注册量呈整体增长态势。2023年新增17.73万家,注册量达2019年同期的三倍之多。从区域来看,地区之间差值较大,广东现存12.92万家,居我国第一;江苏现存8.75万家,位居第二;山东现存5.44万家,位居前三。此后是浙江、上海等地。

从各大机构的预测来看,人形机器人赛道是潜力赛道。根据高盛最新预测,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在2035年将达到378亿美元,其对人形机器人出货量的测算较此前增加了4倍,高达140万台。

中国市场同样增长迅速。《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预计,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约27.6亿元,到2029年达到750亿元,将占到世界总量的32.7%,到2035年有望达到3000亿元。

作为机器人大省,广东也已经立下目标。《广东省培育未来智能装备产业集群行动计划》提出,目标到2035年,将广东省打造成为全球人形机器人、空天装备、深海装备、深地装备等未来智能装备产业创新发展高地。机器人可闲时陪你荔湾喝早茶,忙时在龙岗打螺丝。赛博湾区呼之欲出,2035年将是重要的时间节点。

人类总是矛盾的,在科幻电影中对机器人抱以恐惧,但对人机共生时代又抱以期待。

回首每次技术进步,短期会遭遇挫折,但最终都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流浪地球》中的MOSS单眼睛设计,是向《2001太空漫游》中的人工智能机器人HAL9000致敬。MOSS说:“人类永远保持理智,确实是一种奢求。”人类能发展到现在从来不只靠理智。

(实习生杨晴晴对本文亦有贡献)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来源:经济界】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界”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界。如转载,须注明“来源:经济界”。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上一篇 2024-06-07
下一篇 2024-06-07

相关推荐

  • 崔天凯寄语毕业生:人工智能是热门,但强大的算力不可能代替独立思考

    7月7日,上海科技大学2024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举行,中国前驻美国大使崔天凯发表特邀主旨演讲。 崔天凯的演讲主题为“迎百年变局、走自强之路”,他结合自己在国外留学,特别是担任驻美大使等经历的深入思考,希望毕业生坚定自信,叮嘱毕业生要学会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世界、认识自己。 崔天凯坦言,现在一些“网红”、“大咖”很有影响,人工智能更是大热门,似乎有…

    2024-07-07
    0
  • “没有演员,均由AI生成”,快手宣布即将上线AIGC短剧

    7月6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期间举行的快手大模型论坛上,快手副总裁、大模型团队负责人张迪宣布,快手首部AIGC原创奇幻短剧《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即将上线,可灵为该剧提供深度技术支持。张迪表示,利用AI技术可大幅度提高短剧生产、制作和运营的效率。论坛上也播放了该剧的预告片。 快手大模型团队方面向观察者网透露,该剧由该团队提供深度技术支持,配合创作团队…

    2024-07-07
    0
  • 生成式人工智能,我国遥遥领先了吗?

    近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态势报告》。报告显示,2014年到2023年,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超3.8万件,居世界第一位,是第二名美国的6倍。看到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一些网友把“遥遥领先”打在公屏上。 我们真的遥遥领先了吗?这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我们应该自信自强;另一方面,我们不可自傲自满。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A…

    2024-07-07
    0
  • 圆桌|人工智能创新涌现,学界如何站到最前沿?

    校长激辩AI人才培养 “什么是AGI(通用人工智能)?形象地说,它就像是AI(人工智能)的爱因斯坦。” 7月4日,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人工智能:科研范式变革与产业发展”主题论坛上,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以下简称上智院)院长、复旦大学浩清特聘教授漆远谈到了他心目中AGI和AI4S(AI for Science,科学智能)的未来形态。 在大模型如雨后春笋、…

    2024-07-07
    0
  • 新华财经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探馆:这些人工智能技术集中亮相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上海7月5日电(记者 王淑娟)4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开幕,大会深度聚焦人工智能的前沿技术、应用场景与创新生态。今年有哪些“镇馆之宝”?有哪些重磅新品首发首秀?有哪些神奇的“模力”应用落地呢?跟随记者的镜头一起来看看吧! 重播 播放 00:00 / 00:00 直播 00:00 进入全屏 50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人工智能正在…

    2024-07-0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