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利好提振餐饮业,海底捞2024营收利润双增

3月25日,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底捞”,股票代码:6862.HK)公布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年度业绩报告。

政策利好提振餐饮业,海底捞2024营收利润双增

数据显示,2024年海底捞实现营业收入427.55亿元,同比上升3.1%;净利润47.00亿元,同比增长4.6%。核心经营利润为62.30亿元,同比上升18.7%。收入、净利润实现连续两年增长。

门店扩张上,海底捞保持相对稳健的拓张速度,同时继续调整优化门店。截至2024年年底,海底捞品牌共经营1368家餐厅,其中自营餐厅中国大陆地区1332家,港澳台地区共23家,加盟餐厅共13家。

海底捞在财报中表示,2024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稳中有进。在餐饮板块,各地政府出台多项刺激消费的政策,积极促进餐饮消费。餐饮业同行亦积极创新、丰富餐饮业态,茶饮、炒菜等类别蓬勃发展、增长迅速,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多元的选择,推动餐饮业的整体复苏和高质量发展。

2024年,海底捞继续坚持“一手抓顾客,一手抓员工”的管理理念、“双手改变命运”的核心价值观。“随着餐饮行业竞争的加剧,我们在稳固推进火锅主业的同时,启动红石榴计划,积极拓展第二品牌,寻找新的增长点,努力克服挑战和风险,以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海底捞在公告中表示。

日均客流量超110万,平均翻台率超4

2024年,餐饮市场持续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餐饮收入增速分别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0.3个、1.8个百分点,全国餐饮收入55718亿元,增长5.3%;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15298亿元,增长3%。

受政策推动与行业复苏影响,海底捞2024年全年共接待顾客4.15亿人次,日均客流量超110万人次,较上年增加4.5%,平均翻台率达到4.1次/天。

2024年,海底捞在制定餐厅管理基础红线的前提下,将更多的主动权交予一线餐厅,充分鼓励餐厅差异化经营,以满足不同顾客的个性化需求,着力打造“不一样的海底捞”。

产品层面,海底捞根据不同地区的饮食惯和食材供应,调整上架菜品和小料台调料搭配。数据显示,2024年,海底捞全年推出了超20款全国新品和超200款区域特色菜品。北京区域的鲜切山羊肉、陕西区域的油泼辣子锅底、湖北区域的藕汤锅底等个性化产品,为当地顾客带来了不一样的味蕾体验。

场景层面,为满足特定顾客的延伸需求,2024年海底捞陆续推出包间店、亲子主题店、夜宵主题店以及与大型企业合作的企业店等不同形式特色场景店。价格方面,采取“绝对好、相对便宜”的定价思路,门店根据自身情况精准执行差异化定价策略。针对外卖就餐场景,海底捞外送业务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推出“一人食”精品快餐。得益于以上业务开展,海底捞外卖收入增加20.4%至12.54亿元。

在精细化管理方面,海底捞对大区经理和店经理的考核机制进行了优化,并赋予大区经理产品决策权。此外,2024年海底捞开始实行双管店、多管店模式,鼓励优秀店经理和员工多劳多得。

2024年年末开始,海底捞推行专属客户经理工作,让员工与顾客的互动更紧密,提升顾客满意率。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末,海底捞会员人数已超过1.8亿人,活跃会员数超过5200万人,较去年提升8.8%。

加速创新创业,拓展业务边界

主营业务稳定增长的前提下,海底捞通过孵化子品牌、引入加盟等商业模式创新拓宽发展边界,寻求新的增长点。2024年8月,海底捞宣布实施“红石榴计划”,旨在鼓励孵化和发展更多的餐饮新品牌,推动餐饮服务创新。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海底捞集团通过内部创业创立了包括焰请烤肉铺子、火焰官、小嗨火锅等11个餐饮品牌共计74家门店,覆盖正餐、简餐、快餐等不同消费场景。

为进一步释放内部创业的潜力,海底捞从创业机制入手,以优化激励措施和提报流程等方式,鼓励更多骨干投身红石榴计划,与双管店、多管店模式结合,实现优秀人才共享。

受益于以上创新餐饮品牌及露营火锅、校园火锅、企业火锅等多种餐饮场景的贡献,2024年海底捞其他餐厅收入4.83亿元,同比增长39.6%。

同时,海底捞在财报中表示,新品牌必定会面临激烈竞争和市场考验,公司将密切关注消费者接受度和潜在风险。

2024年,海底捞正式启动加盟业务,截至2024年年末完成13家加盟门店的审核与落地,初步验证了加盟模式在规模化布局中的可行性。海底捞表示,加盟模式实施以来,下沉市场展现出强劲需求,超70%的加盟申请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其中有不少来自县级城市。

为确保加盟商质量与加盟店经营水平,海底捞建立了涵盖资质审核、运营能力评估、长期发展匹配度的三轮筛选机制,从源头保障门店服务质量与品牌调性。“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持质量优先、稳中求进的原则,优化区域资源协同与培训支持体系,稳步推进优质加盟网络布局。”海底捞在财报中表示。

关于未来布局,海底捞表示将持续提升就餐体验,继续探索多元化的经营策略,实施红石榴计划,并持续对加盟业务的探索。此外,海底捞强调将策略性地寻求收购优质资产,进一步丰富餐饮业务形态和顾客基础。

【来源:经济界】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界”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界。如转载,须注明“来源:经济界”。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Previous 2025-03-25
Next 2025-03-28

相关推荐

  • 最高等级!平安产险获评国家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DCMM)5级认证

    近日,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公示评估结果,平安产险凭借完善的数据管理体系和创新实践,成功获评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优化级(DCMM 5级)认证,标志着其数据管理能力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数字化转型成果获得国家级权威认证。   作为我国数据管理领域首个国家标准,DCMM用于全面评估企业的数据管理和应用能力,是国内最权威的数据管理成熟度认证体系,评估等级自低向…

    21 mins ago
    0
  • 《向阳新程》聚焦姜峣:以军人初心扎根乡村,以产业创新赋能振兴

    2025 年 10 月 28 日,沈阳市浑南区田野一新农业专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姜峣接受《向阳新程》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纪录片摄制组采访,分享自己从军人转型乡村创业者的历程、践行“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的实践,以及助力家乡农业升级的规划。 作为一名自主择业的退役军人,姜峣的创业初心源于对家乡的情怀与责任。得知青草沟村有发展山野菜项目的愿望却缺乏投资人和合伙人后…

    1天前
    0
  • 这届双十一,省钱又有了新“神器”

    2025年的双十一,比往年来的更早了一些。 10月9日,抖音电商、京东宣布双十一开启。随后,淘宝宣布,从10月15日开始双十一购物节,一直持续到11月14日,整整28天“超长待机”。 这场提前启幕的消费盛宴,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新趋势? 日常即时省,才是最优解 今年双十一的优惠机制变简单了,“官方立减”“一件直降”成为主流。熬夜凑满减、大量囤货的模式逐渐失宠,消…

    1天前
    0
  • 《向阳新程》民营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袁贵华:双平台联动黔沪,以文化赋能解锁酱酒产业“销地销”新路径

    2025年10月27日,上海一东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袁贵华接受《向阳新程》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纪录片摄制组采访,分享其扎根上海制造业 20 年的创业历程,以及依托上海国际化优势搭建“遵义会客厅”“酱酒文化城”双平台、助力家乡酱酒产业“走出去”的创新实践,为民营企业家反哺家乡、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提供鲜活样本。 作为土生土长的遵义人,袁贵华在上海深耕塑料制品生…

    2天前
    0
  • 知名媒体人胡锡进确定出席!做俄罗斯电商,这场峰会就够了!

    【胡锡进关于跨境电商言论引发热议】 “我最近接触的生意人中,无论做大生意的,还是小生意的,只要是做跨境电商的,都赚了。当前国内电商市场”太卷了”,而跨境电商领域仍存在可观利润空间。国内电商行业利润普遍压缩至个位数,而跨境电商利润率普遍在15%以上,”做得好甚至能超过50%”。近日,全网数千万粉丝博主…

    2天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