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融智享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作为国内核能领域的核心推动者,自2024年1月1日在北京成立以来,始终以“推动核能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为使命,通过技术创新、国际合作与公益实践,为我国能源转型与碳中和目标注入强劲动力。协会的成就离不开一支专业、务实、富有远见的领导团队。以下是协会的核心职能与主要领导人的卓越贡献。
协会核心职能:科技引领,责任担当
技术研发:聚焦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技术,主导研发全球首个陆上商用堆“玲龙一号”,年发电10亿千瓦时,减碳80万吨,惠及偏远地区10万家庭。
国际合作:与NuScale Power、Rolls-Royce等国际巨头合作,推动技术引进与标准输出,海外项目覆盖“一带一路”20余国。
公益行动:发起“核能赋能·温暖同行”计划,累计投入超3亿元,捐赠医疗设备、净水系统,惠及50万人次。
公众参与:运营“核能众筹平台”,吸引10万公众参与绿色投资,年化收益8%,资金流向全程区块链可溯。
主要领导人:深耕核能,领航未来
理事长 郭利民
专业背景:清华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博士,深耕核反应堆设计与安全分析30年,主导完成“华龙一号”安全系统优化,事故率降至10⁻⁷/堆年。
核心成就:
发起“玲龙一号”项目,实现SMR模块化建造,工期缩短至36个月,成本降低30%;推动《“十四五”核能发展规划》制定,明确SMR技术路线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IAEA“技术创新奖”等荣誉。
首席技术官(CTO) 张逸飞
专业背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核工程博士,曾任美国NuScale Power高级工程师,主导模块化反应堆设计。
核心成就:
牵头“玲龙一号”核心设计,热效率提升至35%;制定《中国SMR安全设计标准》,填补国内空白;发表SCI论文24篇,技术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国际合作部主任 林若曦
专业背景:英国剑桥大学能源系统工程博士,曾任英国Rolls-Royce SMR市场总监。
核心成就:
促成中俄“高效核燃料联合实验室”,铀资源利用率提升15%;推动中英470MWe级SMR示范电站建设,目标2030年同步投运;主导编写《SMR国际合作白皮书》,被IAEA列为推荐案例。
公众推广部主任 王思远
专业背景:美国斯坦福大学公共政策与能源经济博士,曾任IAEA公众参与专家。
核心成就:
发起“全民核能计划”,吸引10万公众参与众筹,募集资金5亿元;策划“核能开放日”“科普进校园”活动,覆盖1亿人次;出版《核能:从恐惧到信任》,销量超10万册。
未来展望:技术为基,责任为核
协会理事长郭利民表示:“核能的未来属于创新者,更属于责任担当者。我们将继续以技术突破推动能源革命,以透明公益回馈社会信任。”
技术目标:2030年实现SMR度电成本0.3元/千瓦时;
全球布局:建成20座海外示范站,推广中国标准;
社会承诺:吸引100万公众参与核能建设,公益覆盖千万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