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再攀高峰:主导制定制冷压缩机两项ISO国际标准

6月12日,珠海。一场看似普通的标准发布会,却在全球制冷界掀起了巨大的波澜。格力电器联合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正式召开《容积式制冷压缩机性能评价》(ISO 18501)与《离心式制冷压缩机性能评价》(ISO 18483)两项国际标准的全球发布会。这意味着中国企业在制冷核心部件领域,终于掌握了国际标准制定权。

压缩机,被称为制冷设备“心脏”的部件。中国,这个占据全球82%制冷压缩机产量的制造大国,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只能做“规则的追随者”。

ISO作为全球最大的标准化机构,其制定的标准被誉为“国际贸易的通行证”。通过主导和参与ISO国际标准制定,既可在国际贸易上掌握话语权,也能保持竞争优势。

作为ISO/TC86/SC4制冷压缩机分委会主席,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指示要建立健全统一的国际标准。格力迅速组建压缩机国际标准团队,仅用了短短四年的时间,填补了ISO制冷压缩机领域20年无新标立项的空白,实现从“规则追随者”到“规则制定者”的历史性跨越,为中国制造在全球价值链中赢得了前所未有的话语权。

然而,如果将时针拨回到2020年,我们发现,中国企业在制冷压缩机国际标准的艰难登顶之路,远比想象中曲折。

格力再攀高峰:主导制定制冷压缩机两项ISO国际标准

格力标准:消费者满意才是企业的最高标准

压缩机,是空调产业链上最具价值的“高地”。小到家用空调的静音运转,大到数据中心的恒温控制,压缩机的性能直接决定了整个系统的能耗与效率。

产业在线的数据显示,中国制冷压缩机的全球市场份额早已突破 82%,并且这个数字还在逐年攀升。从活塞式到涡旋式,从螺杆机到离心机,中国企业已经建立起覆盖全品类、全产业链的自主设计和制造能力。

然而,一个尴尬的现实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虽为全球制冷压缩机的最大生产者和供应者,却在全球产业规则制定中缺乏话语权。

这种格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中国企业生产的高端压缩机,要按照欧美标准来评估性能、确定价格;而中低端产品则陷入无休止的价格战。

这种“规则壁垒”就像一堵无形的墙,横亘在中国制造业走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的道路上。更深刻的矛盾在于,中国企业在技术与制造上的优势,并未自动转化为规则制定的话语权。

在全球价值链中,标准制定者往往占据产业链的顶端位置,不仅能够获取更高的附加值,更能通过规则设定引导技术路线和市场走向。在制冷空调行业进入技术迭代与全球竞争的关键时期,谁掌握了标准,谁就能在未来的产业格局中占据主动。

“高标准才有高质量的产品,有高质量的产品才会让消费者满意,给消费者带来更美好的生活才是我们的目的。”董明珠的这一理念,早已超越单纯的产品思维,升华为企业发展的战略哲学。

在格力电器的标准化战略中,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被视为“门槛”,而消费者需求与社会责任则被确立为“最高标准”,形成了以创新为驱动、以标准为引领的发展模式。

为大力推行标准化领先战略,格力电器构建了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2+1+N”标准化管理模式,形成了从国际标准参与、国家政策研究到企业标准落地的完整闭环。

值得注意的是,格力电器还承担了全国家用自动控制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直流控制器工作组(TC212/WG11)组长单位、广东省冷冻空调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D/TC94)秘书处等多项行业标准协调职能,进一步强化了其在标准体系中的枢纽地位。

格力电器深谙“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的产业竞争法则,在技术创新上不计成本、不遗余力。截至目前,格力电器研发人员超过1.8万人,累计研发投入超千亿元,累计申请专利130559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71490件,是唯一一家连续九年进入中国发明专利授权量前十的家电企业。更令人惊叹的是,格力电器的48项发明专利认定为“国际领先”技术。

此外,格力共有近1000名标准技术专家,累计加入国际国外标准组织44个,在ISO和IEC等国际标准组织中担任了37个专家职位,牵头或参与制定国内外标准超过900项,其中主导制定200多项。

这种“技术—专利—标准”的转化链条已成为格力电器的核心竞争力。以永磁同步变频离心机技术为例,格力电器不仅将其转化为多项核心专利,更推动了压缩机国际标准的重新制定,使中国技术方案成为国际行业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

标准的价值最终要通过产业化来实现。格力电器已为全球超30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0多项工程提供绿色能源解决方案,从泰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到卡塔尔大学,再到美国旧金山办公楼,“零碳源”技术与格力标准正在全球范围内落地生根。这些项目不仅是格力技术实力的展示,更是中国标准走向世界的“活广告”。

在沙特达曼医科大学和Marsha工厂项目中,格力电器将光伏直驱空调系统与当地能源需求结合,不仅实现了高效节能,更通过符合国际标准的技术方案,打破了当地市场对欧美品牌的传统依赖,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格力再攀高峰:主导制定制冷压缩机两项ISO国际标准

破壁之路:从技术积累到标准输出

2020 年,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到来了。在ISO/TC86/SC4 分委会的选举中,董明珠以高票当选分委会主席。这是中国家电企业代表首次担任这一关键职位,消息传到国内,行业内一片振奋。

董明珠的高票当选,一方面,源于格力电器在全球空调市场的龙头老大地位,另一方面,是因为格力有着强大的标准化体系。在她看来,这一身份承载的是一份责任,更是一种使命。背后支撑她的是格力三十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对行业趋势的深刻洞察。

董明珠雷厉风行,展现了企业家“言必行、行必果”的一面。

上任伊始,董明珠直指问题核心:“压缩机是高耗能设备,只有建立统一的高效节能国际标准,才能引导行业技术升级,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目标明确后,董明珠迅速行动。

2021年,格力组建了专门的压缩机国际标准团队。团队的首要任务是系统性调研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制冷压缩机标准体系,重点对比分析欧洲、美国、日本及中国自身的标准差异。

经过深入研究,团队确立了制定“容积式”和“离心式”制冷压缩机两项性能评价国际标准的战略方向,关键内容涵盖各类应用场景额定性能评价工况、全性能测试要求及运行可靠性要求。

这相当于在压缩机的两大核心领域同时发起“攻坚战”,难度可想而知。“要做就做最难的,要突破就突破最核心的。”董明珠的决策风格,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真正的挑战在于赢得国际共识。2022年2月,ISO/TC86/SC4第十届全体大会现场,格力代表向来自9个国家的专家阐述了两项标准提案的背景与意义。多国专家仍对标准的必要性持保留态度,立项投票形势一度焦灼。

格力标准团队并未气馁,而是马上展开了密集的国际沟通与专业研讨。他们准备了详实的数据分析和论证报告,通过多次线上会议和数百封邮件往来,与各国专家深入交流,反复阐释统一国际标准对于全球产业技术升级和节能减排的积极意义。

艰难的沟通最终换来了回报。2022年9月,两项提案迎来成员国投票。最终,两项标准均获得12票赞成(无反对票),高票通过立项。这是ISO制冷压缩机领域近20年来首次成功立项的标准,实现了中国在该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历史性突破。

格力再攀高峰:主导制定制冷压缩机两项ISO国际标准

规则重构:全球产业的绿色转型催化剂

标准通过立项只是第一步。从草案到正式发布,是更为漫长且复杂的过程。

标准制定工作组迅速成立,下设容积压缩机、离心压缩机、测试方法和课题组四个工作组。其中,容积式和离心式压缩机性能评价两个核心工作组的召集人均由中国专家担任,格力技术专家深度参与。

在后续的征求意见阶段,两份标准草案累计收到各国专家提出的数百条意见。技术细节的讨论异常激烈,涉及额定工况的设定、变频压缩机评价方法、允差要求、可靠性验证方法等核心内容。

每一次沟通与妥协,都是不同技术路线和市场利益的碰撞。据格力标准化团队披露,为推进标准形成共识,团队累计组织召开了18场国际专家组会议,输出英文会议材料117份。

通过反复的技术澄清与协商,最终在关键指标上达成了国际共识。

在标准制定过程中,格力电器展现出对国际规则的深刻理解与灵活运用。一方面,严格遵循国际标准制定规则,避免出现“规则合规性”的质疑;另一方面,通过高效组织工作组会议,提前解决技术性分歧,实现了标准制定的“中国效率”。

2024年11月,两项标准的DIS(国际标准草案)稿国际投票再次高票通过。鉴于技术条款已无争议,两项标准跳过FDIS(最终国际标准草案)阶段,直接进入发布流程,较常规流程缩短了8个月。

2025年3月20日,ISO 18501率先发布;4月7日,ISO 18483紧随其后,正式登上ISO官网。

这两项国际标准的核心突破,在于建立了“全生命周期能效评价体系”。ISO 18501针对容积式压缩机,首次将变频调节、低温制热等中国企业优势技术纳入评价指标;ISO 18483则为离心式压缩机设定了“全性能运行曲线”测试要求,推动行业从“单一参数比拼”转向“系统能效优化”。

标准没有终点,只有新的起点。董明珠担任ISO/TC86/SC4主席后,成功推动多个标准立项,其中包括5项ISO国际标准(涵盖制冷压缩机、多功能热泵热水机等领域)和2项IEC国际标准(光伏直驱电器控制器领域),填补了多项国际空白。

格力主导制冷压缩机国际标准,其意义远不止于填补空白。更深层次的价值在于,它为全球空调产业注入了以“高效节能”为核心的中国智慧。

2023年全球制冷压缩机市场规模达1285.5亿元,预计到2029年将增至1772.2亿元。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推进“双碳”目标的背景下,高效压缩机的发展成为行业共识。

格力主导的新标准,将有效引导全球产业资源向高效节能技术倾斜。“过去,行业竞争更多是价格竞争,大家拼成本、拼规模。”一位行业分析师指出,“现在,随着新标准的实施,竞争将转向技术创新和能效提升,这是一种更健康的‘价值战’。”

对中国企业而言,这意味着一次难得的“换道超车”机会。当欧美企业还在适应新标准时,中国企业已经在变频调节、低温制热等领域积累了明显优势。格力的实践证明,当技术创新与标准制定相结合,中国企业完全可以在全球产业竞争中占据主动。

中国范式:以技术创新硬实力突破国际规则天花板

回望格力的标准之路,其突破路径具有鲜明的“中国范式”特征:48项国际领先技术筑牢根基,形成标准护城河,避免“标准空心化”;联合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清华大学等机构,构建“产学研用”标准联盟;将“双碳目标”、“绿色制造”等中国理念融入国际标准框架;在ISO投票规则下,通过技术共识而非政治博弈赢得支持。

这种范式正在其他领域复制。截至2022年底,中国主导制定的ISO、IEC国际标准达1337项,在国际标准组织注册专家数超过1.2万人,已成为贡献国际标准最活跃的国家之一。格力电器在制冷压缩机领域的标准突破,为中国企业制定国际标准提供了可借鉴的参考。

全球制造业的竞争本质,从来不只是产品的竞争,更是规则与标准的竞争。谁掌握了标准,谁就掌握了定义未来的能力。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标准,从市场追随者到规则制定者,格力电器在压缩机国际标准上的登顶,为中国制造开辟了新航道。它证明:当中国企业将技术创新的硬实力与国际规则制定的软实力相结合,便能突破无形的“规则天花板”,在全球产业竞争的最高舞台上,赢得属于自己的话语权。

【来源:经济界】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界”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界。如转载,须注明“来源:经济界”。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Previous 2025-06-11 下午10:02
Next 2025-06-20 上午11:07

相关推荐

  • 年轻人第一台能制冰的双系统零嵌冰箱,只要4000+?

    9月19日20点整,华凌“神机”家族新品——华凌神机518冰箱全网正式首发,京东、天猫、抖音等主流电商平台同步发售。此次新品补贴后到手价仅需4499.2元,晒单可获赠价值499元美的电烤箱,压缩机尊享10年包换服务,更支持以旧换新,轻松实现家电焕新升级。 作为5000元段内搭载双系统+主动净化+自动制冰三大核心技术的零嵌冰箱,用硬核实力实现了万元机型才有的配…

    10小时前
    0
  • 巨量本地推线索能力真相解析:破除两大误区,解锁生意增长新路径

    “本地推只适合本地商家?” “抖音来客做不了线索业务?” “没有门店入驻不了本地推?” 近期,各类关于巨量本地推及线索业务的谣言频繁出现,使想要加入的商家产生了诸多困惑。 为了答疑解难,本篇文章聚焦商家最为关切的典型谣言,携手标杆商家及头部代理商伙伴,以真实案例和数据证言,击破谣言、明晰…

    1天前
    0
  • 国际领先认证!美的45CM餐边柜冰箱定义全球超薄冰箱新标杆

    品质升级趋势下,客餐厅一体化逐渐成为主流,很多家庭都希望在客厅或餐厅摆放一台专门存放零食、饮料的“休闲冰箱”,方便追剧、待客等,然而传统冰箱厚度多超60cm,主流餐边柜深度仅45cm左右,强行嵌入会使机身凸出于柜体,既破坏家居美感,又压缩活动空间。这种“品质升级需求”与“产品适配能力”的错位,让家庭对“休闲冰箱”的期待落空,也成了冰箱行业需破解的“场景局限”…

    1天前
    0
  • 徕木股份:智驾加速+机器人赛道,高速连接器增长可期

    近日,比亚迪新款车型重磅上市,凭借“天神之眼”智能驾驶系统及广泛的用户基础,正推动智能驾驶向大众普及。随着多家车企的高阶智驾车型陆续推出,连接器作为核心零部件,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徕木股份作为国内领先的连接器供应商,在持续巩固新能源汽车领域优势的同时,积极拓展人形机器人和光模块等新兴领域,展现出多元布局与高成长潜力。 深耕连接器20年技术深厚 连接器被誉为…

    2天前
    0
  • 瞄定爱心,UlikeMe让科技与青春双向奔赴

    几只猫咪悠闲的在校园的绿茵下沐浴阳光,埋头猛炫的猫粮源自一个企业发起的公益活动。这就是UlikeMe在细心观察校园年轻人与小动物之间的关系后,联合国内50个校级动保社团、组织、协会一起为校园流浪猫,捐助猫粮及其他物资的公益活动——UlikeME校园猫MEME助学金计划。该活动旨在通过帮助校园流浪猫改善生活状况,传导科技向善的理念,让年轻人通过与企业的互动,增…

    3天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