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5日,由全国人大机关主办、依文·中国手工坊承办、太仆寺旗人民政府协办的太仆寺旗手工艺产业提升培训班正式开班。此次培训为期一周,吸引50余名当地手工艺爱好者参与,是双方继去年首期订单式培训后的再度深度合作。
回溯去年,依文·中国手工坊在太仆寺旗开展的首期培训,成功将草原指尖技艺转化为“奔腾向你”系列产品,实现蒙古马主题系列产品设计制作,并完成缝纫、戳戳绣等技艺培训,深入五福村落实“培训到人、订单到户”。而2025年的提升培训在此基础上全面升级:不仅扩大培训规模,让更多学员受益;还优化课程与设备,从色彩原理延伸至裁剪、缝纫实操技巧;更特别增加“蒙古马精神”讲解,让文化内涵融入手工制作环节。
“我一直对手工制作特别感兴趣,可总觉得自己的技艺不够成熟,这次能有这么专业的老师来教我们,真是太好了。我一定好好学,争取靠这门手艺给家里添份收入。”学员赵美风的期待,道出了当地手艺人的共同心声。授课老师韩建丽则表示,培训不仅教“怎么做”,更要让学员理解“为什么这么做”,比如马鬃刺绣中“一往无前”的蒙古马精神,同时会将全国1200座家庭工坊的经验带到当地,助力手艺人将“作品”转化为“商品”。
从首期10人参与到本期50人齐聚,从“学技艺”到“懂市场”,依文·中国手工坊正通过持续培训,让太仆寺旗的指尖产业扎根生长,实现“农闲变农忙”,让草原故事走进都市日常。
不止于地方培训帮扶,依文·中国手工坊作为中国手工艺文化传承赋能平台,以“数据化、IP化、产品化、国际化、市场化”模式,为指尖产业、文旅产业、时尚产业深度赋能。据了解,由依文·中国手工坊建立的中国民族传统美学纹样数据库,迄今已收录整理了8900余种纹样基因图案并植入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断梳理中国手艺人谱系,迄今已收录了25000余名中国手工艺人信息。逐步构建起覆盖纹样保护、匠人培育、市场流通的全链条生态,推动中国民族手工艺从深山草原走向都市全球,为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播注入强劲动能。
“让都市读懂大山、让未来读懂过去、让世界读懂中国”这不是简单的口号,更是依文·中国手工坊始终坚守的使命。致力于让古老手工艺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让中国民族文化以更鲜活的姿态走向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