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7日,上海一东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袁贵华接受《向阳新程》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纪录片摄制组采访,分享其扎根上海制造业 20 年的创业历程,以及依托上海国际化优势搭建“遵义会客厅”“酱酒文化城”双平台、助力家乡酱酒产业“走出去”的创新实践,为民营企业家反哺家乡、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提供鲜活样本。
作为土生土长的遵义人,袁贵华在上海深耕塑料制品生产制造领域二十载,凭借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把握,借助上海进口博览会及每年60余场大型活动的资源优势,逐步探索出“制造业为基、文化赋能为翼”的发展路径。他深知上海作为“中国面向世界的窗口”,在金融贸易、国际交流方面的独特价值,决心以家乡遵义的酱酒产业与非遗旅游为纽带,搭建连接黔沪、沟通国内外的产业桥梁。

“遵义会客厅是我们打造的‘永不落幕的展览馆’。”袁贵华介绍,该平台坐落于国家会展中心,与进博会同地同期举办,既依托会展流量实现“走出去”推广,又能精准“请进来”——吸引国内国际友人了解遵义酱酒文化、非遗资源,进而走进贵州参观酒庄、体验酱酒魅力,完美契合贵州省委省政府“从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的发展理念。
在遵义会客厅的基础上,袁贵华进一步规划在上海浦东打造“酱酒文化城”,直击家乡酱酒产业痛点:一方面破解酒厂存储周期长、资金占用大的难题,为产业纾困减负;另一方面创新“产地销”为“销地销”模式,让上海成为堪比茅台镇的酱酒展示、交易、体验高地,让遵义酱酒在长三角核心区域扎根生长。目前,这一项目已获得遵义市政府层面支持,正稳步推进中。

谈及民营经济发展,袁贵华信心满怀,他坚信,承载着遵义文化底蕴与品质坚守的酱酒,必将穿越经济周期,实现长远发展。作为贵州籍企业家,袁贵华始终怀揣对家乡的深厚情怀,积极参与遵商大会等各类家乡相关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遵商精神”。
袁贵华的实践,生动诠释了民营企业家“扎根异乡、反哺故土”的责任担当,以及“借势平台、创新赋能”的发展智慧。《向阳新程》摄制组表示,将持续关注这类连接区域资源、赋能家乡产业的民营企业,深入挖掘其“以产业为桥、以文化为魂”的实践经验,依托传播优势讲好民营经济助力区域协同、推动文化产业升级的故事,为更多民营企业家反哺家乡、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供稿:《向阳新程》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纪录片摄制组、上海一东塑料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