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港股“白酒第一股”珍酒李渡迎来上市两周年。在白酒行业深度调整、消费需求承压的背景下,公司交出一份逆势增长的成绩单:营收70.7亿元,同比增长0.5%;经调整净利润16.8亿元,同比增长3.3%;毛利率与经调整净利率分别提升至58.6%、23.7%,经营现金流同比大增116.3%。凭借连续四年增长的核心财务指标,珍酒李渡稳居中国白酒上市公司第九位,成为近十年行业唯一成功上市企业。
逆势突围背后,是公司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深耕”的战略转型。产品上,珍酒李渡砍减低毛利支线产品,聚焦珍十五、珍三十等核心大单品,将次高端及以上产品收入占比提升至67%,依托10万吨优质基酒储备和4.4万吨年产能筑牢品质根基。
在渠道端,珍酒李渡构建起“国内深耕+国际开拓”的双轮驱动模式。国内市场上,打造贵州、河南、山东等五大核心根据地。通过高档酒事业部拓展异业圈层客户,推动团购渠道营收实现高双位数增长;国际市场上,珍酒李渡进入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市场,并通过与中免集团合作走向更多国家和地区。
相较于同业在行业调整期的被动收缩,珍酒李渡展现出主动破局的魄力。当酱酒赛道经历“百团大战”式混战时,其通过产品结构优化甩开钓鱼台、金沙等竞争对手,以全年70.7亿元营收反超川酒“六朵金花”之一的舍得酒业,彻底站稳贵州白酒前三位置。2024年《贵州日报》评价称:“贵州白酒进入‘茅习珍’时代。”世界品牌实验室同期发布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中,珍酒位列酱酒品牌第三,品牌价值与文化属性持续提升。
站在上市两周年的节点回望,珍酒李渡的成长轨迹为行业提供了鲜活样本。证明了在资本赋能与产业深耕的平衡中,区域酒企同样可以构建全国化甚至全球化竞争力;也诠释了企业如何在规模与价值、传统与创新、坚守与变革之间找到动态平衡点。当行业从狂奔转向慢跑,这种以品质为根基、以文化为羽翼、以战略定力为方向舵的发展模式,或许正是中国白酒走向下一个黄金时代的关键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