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业绩增收增利,海底捞发布红石榴计划剑指多元化发展

8月27日,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底捞”,股票代码:6862.HK)公布了截至2024年6月30日中期业绩,交出令业界赞叹的翻台率超过4、且增收增利成绩单。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海底捞实现营业收入214.91亿元,同比增长13.8%;核心经营利润达27.9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0%,收入与核心经营利润均创历史新高。受净汇兑损益变动和中国大陆增值税加计抵减优惠政策取消的影响,海底捞净利润20.33亿元。

上半年业绩增收增利,海底捞发布红石榴计划剑指多元化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海底捞在此次财报发布中补充披露了“核心经营利润”这一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数据,该数据去除了利息及投资收益、税项加计扣除、汇兑损益等非主营业务相关及不可持续项目的影响,展现了海底捞核心运营项目的业绩表现。

继此前的啄木鸟计划和硬骨头计划之后,海底捞在半年报中宣布了旨在鼓励孵化和发展更多的餐饮新品牌,推动餐饮服务创新的“红石榴计划”。为支持红石榴计划的高效实施,海底捞进行组织创新,由新任首席执行官苟轶群领导创新创业委员会,在集团层面整合资源,领导和推动新品牌及新业务的孵化与发展。同时由高管团队组成“运营五虎将”,从创业机制、产品创新、供应链保障、运营协同、 营销支持五大领域聚焦创新创业项目和公司整体发展。

翻台率超4,门店具备扩张基础

营收与核心经营利润双增之外,海底捞翻台率也取得新突破。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海底捞在大中华区共经营1343家餐厅,其中1320家位于中国大陆地区,23家位于港澳台地区。大中华区上半年所有餐厅接待顾客总数超过2亿人次,翻台率达4.2次/天,接近2019年的4.8次/天,而彼时海底捞全球门店数量为768家。

上半年业绩增收增利,海底捞发布红石榴计划剑指多元化发展

(海底捞历年门店数量与翻台率数据)

从门店数量来看,海底捞上半年新开11家餐厅,同时关停了一些经营表现不达预期、增长潜力不足的餐厅,另有部分餐厅因物业调整等其他商业原因停止营业。

海底捞表示,“为确保整体海底捞餐厅经营效果良好,我们维持谨慎扩张的原则。下半年,我们将继续采用自下而上的开店方式,随着经营管理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我们拓店数量较上半年预计有大幅增加。我们会继续加强区域化布局,稳步拓展海底捞餐厅网络,确保每一家新开餐厅都能提供高水准的服务,并达到优秀的盈利水平。”

各项经营数据的稳步增长得益于海底捞门店服务质量以及经营效率的提升。上半年,海底捞各级管理层围绕由经营表、管理表和基础表组成的“三张表”展开工作,进一步明确了总部、大区、门店的职能,各板块各司其职,一切都围绕“顾客满意”和“员工努力”开展工作,使门店管理不断优化和提升。

数据显示,上半年海底捞员工成本为71.56亿元,同比增加24.0%,占收入百分比从去年上半年的30.5%增加至2024年同期的33.3%。海底捞表示,主要由于公司提高了员工综合薪资福利水平并补充部分岗位人员,以更好地激励员工和提升顾客体验。

在加强管理的同时,海底捞积极采用创新模式进行门店管理以及扩张。半年报显示,海底捞在上半年推行多管店模式,鼓励员工多劳多得;引入加盟模式,通过加盟扩大海底捞拓展覆盖范围,实现门店数量的稳步增长和进入下沉市场。

高质量发展,海底捞发布红石榴计划开展多元化布局

在主品牌稳步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应对市场变化的海底捞也开始了新课题。海底捞在半年报中表示,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海底捞在顾客消费洞察、 供应链及产品研发、人才体系培养、门店运营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源,公司决定实施“红石榴计划”,旨在鼓励孵化和发展更多的餐饮新品牌,推动餐饮服务创新。

餐饮服务创新方面,海底捞围绕火锅店的核心场景,拓展了更贴近日常、更高频的餐饮消费形态,以满足顾客更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进一步丰富顾客用餐体验。从去年开始,海底捞在全国各地开设多家露营火锅、校园火锅、企业火锅等。在外卖方面,一人食业务持续发力。数据显示,上半年海底捞外卖业务收入为5.81亿元,同比增长23.3%,主要由于2023年下半年起公司提供一人食精品快餐,对收入增长有较大贡献。

上半年业绩增收增利,海底捞发布红石榴计划剑指多元化发展

在新品牌孵化和创新上,海底捞上半年在营创业项目共5个,比如焰请烤肉铺子、小嗨火锅等,类型包括烤肉、火锅、中式快餐等,覆盖了更多的价格区间和消费者群体。

上半年业绩增收增利,海底捞发布红石榴计划剑指多元化发展

“通过红石榴计划,公司管理层相信集团内的新品牌能够获得优质的发展,使各品牌像石榴籽一样,颗颗红润、粒粒饱满。这些品牌将紧密结合,进一步推动海底捞集团餐饮事业的稳步扩展。” 海底捞在半年报中表示。

海底捞创业委员会主教练、焰请烤肉铺子品牌创始人杨华表示,啄木鸟计划和硬骨头计划为多品牌的发展筛选出了优质点位,建好了“高速公路”,在此基础上,各个子品牌需要并驾齐驱,稳定地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事实上,海底捞的多元化信号早已发出。今年6月,海底捞迎来新任首席执行官苟轶群,彼时的公告显示,在苟轶群的领导下,海底捞已设立两大核心委员会:创业创新委员会及数字化运营委员会。其中,创业创新委员会旨在开发新型创新模式与激励机制,引领海底捞未来朝多层级及多品类方向发展,为多元化业务模式奠定基础,推动集团各层面的创新工作。数字化运营委员会借助人工智能等在内的数字技术提升管理效率,为多管店及双管店管理制度等运营模式提供支持。

“运营五虎将”亮相,组织创新为运营发展打下基础

在红石榴计划正式发布之际,海底捞也逐步完善其高管团队以及管理制度,为红石榴计划的高效实施提供支持。海底捞在公告中称,公司首席执行官领导的创新创业委员会将在集团层面整合资源,领导和推动新品牌及新业务的孵化与发展。据了解,苟轶群曾负责投资业务,并曾担任首席财务官、信息技术负责人、供应链及采购管理负责人等多个职位,擅长精细化运营管理。

副总经理邵志东,副总经理、产品委员会主任宋青,海底捞创业委员会主教练、焰请烤肉铺子品牌创始人杨华,轮值COO苗喜庆,营销部长兼大区经理张关平五位高管组成海底捞“运营五虎将”,从创业机制、产品创新、供应链保障、运营协同、营销支持五大领域,聚焦创新创业项目和公司整体发展。据了解,上述五位高管在海底捞均有不少于十几年的工作经验,宋青、杨华工作年限甚至长达二十年以上。

上半年业绩增收增利,海底捞发布红石榴计划剑指多元化发展

为实现创业品牌的规模化发展和布局,海底捞还将针对不同的创新创业项目的具体需求,综合运用股权激励等手段,以增强员工参与创业创新项目的积极性,鼓励有想法、有能力、有毅力的员工走出舒适区,投身创业项目。

在今年6月份的股东大会中,海底捞创始人张勇也曾表示,目前公司内部做了很多新业态和新品牌尝试,创新的热情高涨。我们坚持一个原则,愿意付出成本鼓励创新,不畏惧失败。

海底捞在半年报中称,未来将持续精细化管理海底捞餐厅,包括不断精进服务能力、为顾客提供更多增值服务等;继续探索多元化的经营策略,例如餐饮创业品牌的挖掘、餐厅加盟业态的探索等;策略性地寻求收购优质资产,进一步丰富我们的餐饮业务形态和顾客基础。

免责声明:

本文转载自网络平台,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本文观点不代表经济界立场,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赞同其观点,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仅供用户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等行为的建议。请读者使用之前核实真实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任何后果均由读者自行承担。
Previous 2024-08-27 下午1:14
Next 2024-08-28 下午12:24

相关推荐

  • 《向阳新程》聚焦科技赋能传播 专访赵洋:以创新坚守民营服务初心

    《向阳新程》聚焦科技赋能传播 专访赵洋:以创新坚守民营服务初心 10月28日,《向阳新程——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纪录片摄制组走进北京沈阳商会,对北京市青年创业导师、海淀区工商联委员、华云创鼎(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赵洋开展专访。作为深耕数字化新媒体宣传领域20年的创业者,长期为中央企业、国有企业及事业单位提供全流程宣传服务。结合行业迭代历程与企业实践,赵洋…

    10小时前
    0
  • 部委联合发布环保技术装备目录,量子点光谱传感技术入选推广名单

    一部被行业视为技术发展“风向标”的国家级目录正式公示,为环保装备产业的创新与推广划出了重点。   2025年1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与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25年版)》,并正式进入公示程序。该目录共收录115项先进技术装备,涵盖大气、水、固废处理及环境监测等11个重点领域,为“十四五”后期环保装备产业的高质量…

    1天前
    0
  • 为何选择落户深圳?深圳空格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为您剖析一线城市核心价值!

    在“北上广深”这四大一线城市里,深圳以其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和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吸引了众多追梦人前来开创未来。拥有深圳户口不仅是一种身份认可,更是开启优质教育、完善医疗、广阔就业和发展机遇及住房保障等重要资源的“通行证”。深圳空格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为您解析:为何深圳户口备受青睐? 一、教育优势:为孩子创造更佳成长环境 深圳户口是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保障。持有…

    1天前
    0
  • 双十一斩获全网销售额第一!美的冰箱以“洁净科技”重塑家庭制冰体验

    这个双十一,家庭冰饮生活迎来了一场品质革命。最新销售数据显示,10月1日至11月11日期间,美的自动制冰系列冰箱凭借卓越的产品力与用户口碑,夺得全网自动制冰冰箱品类销售额第一的佳绩。能在双十一这场消费盛宴中脱颖而出,不仅印证了美的在冰箱市场的领先地位,更反映出中国家庭对“洁净、便捷、健康制冰”需求的集中爆发。 追求“冷饮自由”,自动制冰成品质生活新刚需 双十…

    3天前
    0
  • 报名开启!2025“物联之星”全新升级,谁能问鼎榜单?

    导读:此次升级意味着什么? 2025年,中国物联网产业正处在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当前,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的技术边界日益模糊,“万物互联”走向“万物智联”已成为产业共识。AI不再是可选项,而是物联网价值释放的必然路径,二者之间的深度融合正推动着产业从数字化走向智能化。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纲领性文件,更是为物联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锚…

    4天前
    0